「中国汽车报」汽车网校浅谈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问题
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高速增长,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服务问题逐渐凸显。维修等待时间长、更换配件价格贵、售后对故障描述不清、维修标准缺失、人才培养不足等问题比比皆是。如果不早日建立成熟的售后服务标准体系,必将对产业发展拖后腿。近日,汽车网校校长易猛接受《中国汽车报》记者采访,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问题,进行了以下访谈:
新能源汽车发生故障主要是在以下部件:动力电池、DCDC转换器、电机控制器、功率变换器。常见故障表现为温度故障、绝缘故障、通讯故障、高压互锁故障、制动回馈故障等。传统技工需要学习相应的维修技术才能转型。
新能源车的使用故障有80%都是因动力电池退化和损坏造成,修理以更换为主,而车辆的修复和再利用除了厂家以外,没有第三方能做到,且维修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隐患。
(1)维修过程中电击造成人员伤亡
(2)维修过程中,容易触发高压事故
(3)动力电池发生泄漏
(4)维修作业中车辆起火
(1)维修麻烦:服务网点和备件都不足,普通的故障4S店都能维修,一旦遇到专业一些的问题大多只能 返厂。
(2)价格较贵:专业的新能汽车维修人员较少,维修工费也相对较高。同时车辆过了保质期,动力电池 往往容易出大问题,而更换电池价格昂贵。
传统燃油汽车已经发展出了较为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,但整个新能源汽车领域售后服务 体系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。相较于传统汽车,新能源汽车在配件上有着极大的不同,传 统燃油车维修技师在维修新能源汽车时也存在一定障碍。车企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服务 提升:
(1)优化企业的配件管理,扩充服务站点,节省客户的修车时间;
(2)加强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,配备完善的诊断仪器,争取准确诊断故障、小故障当场解 决、一次性修好车;
(3)制定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手册,加强售后服务人员的培养,规范服务流程。
2018年5月21日,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技术和标准化委员会召开了《清洁能源(电动) 汽车维修技术技能要求》团体标准启动会,目前处于待公布状态。同年8月21日,上海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下发《新能源汽车维护技术标准》(试行)通知 ,旨在提高新能源汽车维修质量,为营运安全奠定基础。该标准规定了新能源汽车日常 保养、一级保养、二级保养的周期、作业内容和技术要求,适用于纯电动汽车。
2018年,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61万辆,占汽车总量的1.09%,预计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将超160万辆,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可期,势必将造就一批热门就业岗位,人才需 求随之逐步显现。汽车网校校长易猛表示,预计到2020年人才需求在85万人左右,届时将面临68万人 左右的缺口,行业人才培训面临以下困难:
1、新能源汽车实训设备昂贵,且培训量没有起来,培训成本偏高;
2、目前师资、教材都匮乏,师资培训主要依托厂家,各自为营、标准不一;
3、虚假宣传、假证泛滥,市场上有公司(某汽车教育网)把电工上岗证P成所谓的新能源汽车电工证,虚假宣传!也有公司自称全国汽车专项技能认证中心,疯狂叫卖所谓的岗位能力证书。更可怕的是,这些李鬼们还联合了在一起搞乱整个培训市场!
目前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在成长期,行业标准未出台,技术人员缺口大,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有待提升的方面还非常多。新能源汽车行业想要走出困局亟需系统性的解决问题,也需要新能源汽车企业与职业培训学校加强校企合作,联合培养新能源汽车售后人员,为我国的新能源产业贡献能量,人才合作专线:0731-85557207,李老师。
【相关阅读】
访谈|中国汽车报专栏报道:汽车网校
![]() |
![]() |